四十路の五十路熟女豊満,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无码,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999

官方微信
官方微信

企業文化

地址:
新疆烏魯木齊市克拉瑪依西街1168號
聯系電話:
0991—4811219
傳真:
0991—4811219
郵箱:
[email protected]
您的位置:   主頁 > 企業文化 > 員工風采

夜來南風起,小麥覆隴黃

發布者:小編     來源:網絡     瀏覽次數: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夜來南風起,小麥覆隴黃

周末和媽媽視頻,她正在鄉間公路上散步,通過視頻不經意間發現,公路兩旁的麥子已經發黃了。

視頻結束后,我迫不及待打開千千靜聽,“當微風帶著收獲的味道,吹向我臉龐”,耳邊又想起那首“風吹麥浪”,喚起了我對童年的回憶。輕風吹過,夾雜著濃濃的麥香,沁人心脾。斜陽的余暉暖暖的灑下大地,金黃色的麥浪愈加的金碧輝煌。田地的盡頭是一顆顆高大的楊樹,翠綠的葉子隨風輕輕的搖曳著,和這余暉、金色麥浪相互掩印著,農家的村舍星星散散的點綴其中,忽隱忽現。

微信圖片_20240523171623_副本.jpg

昨天,我在朋友圈看到一組名為麥田的守望圖片,拍的是豫南丘陵地帶一片金黃的麥子,好一派豐收景象。感到非常親切,迎面而來的是孕育了冬、春、夏的飽滿果實,用勤勞與汗水換來的收成,仿佛散發出了麥子的清香,有一種莫名的喜悅和舒服感。這種鄉愁般的親切,隨著畫面油然而生。

我已經多年沒有收割過記憶里的麥子了,可是我身體里永遠流淌著農民兒子的血液,深深知道務農的艱辛和麥收的不易。

割麥是緊張的。為了避開暑熱,天剛微明,星星還在眨眼,男女老少踏著晶瑩的露珠吸著涼爽的晨風,一路興奮地嘰嘰喳喳著奔向麥地。來到地頭,往手心吐兩口唾沫,一字排開,彎下腰身,揮起鋒利的鐮刀,“嚓嚓”往前割起來。太陽升起來的時候,只見金黃的麥地里,五顏六色的頭巾時而升起時而沉下,特別鮮艷醒目。隨著人影起伏,一壟壟麥子被放倒,一鋪鋪麥子等間距地擺在人的身后。麥海逐漸消失,就像水突然被放干一樣。隨后,馬車、手扶拖拉機進到地里,將割倒的麥子運到打麥場上。廣袤的原野上,到處是忙碌的人群,穿梭的車輛,“嚓嚓”的鐮刀聲。

割麥是辛苦的。太陽越升越高,天氣越來越熱,汗水越流越多。人們穿的長袖襯衣,如果在平常,早就將袖子挽起來了,但為了不被麥芒扎傷,只好忍著酷熱仍舊將袖口扣得緊緊的。麥灰、塵土撲在人的臉上,又被汗水沖刷成一道道白印,人人都成了大花臉。只有割到地頭,人們才直起腰稍微休息一下,有的捶打著后背緩解腰酸背痛,有的扇動衣襟讓風吹拂汗濕的身體。

割麥是歡快的。如果麥地里竄出只兔子,會掀起另外一種高潮。麥收對兔子來說是災難。這些野兔躲來躲去,隨著小麥大面積收割,最終還是失去藏身的地方。它們剛一露頭,就被小孩子們的尖叫聲淹沒,只好順著道路慌忙逃跑。無比興奮的小孩子們,人人成了百米沖刺的運動員,和兔子展開了奔跑競賽。往往一只兔子在前面跑,一群小孩在后面追,還有一群小孩在前面截。此呼彼應的吶喊聲、急速奔跑的腳步聲、或低沉或尖銳的狗叫聲,組成一曲快樂的大合唱。

如今,收割機代替了繁重的體力勞動,過去五六天才能割完的麥子如今一個小時就能割完。人類從刀耕火種到牛耕農業再到現在的機械化,生產力的提高速度是驚人的,社會畢竟在進步啊。

微信圖片_20240523171611_副本.jpg

一年一度的小麥又快成熟了,正如“遠處蔚藍天空下,涌動著金色的麥浪”。兒時的麥收情景又回到了眼前,仿佛聞到了新麥粉的清香。

一年又一年,又是家鄉麥黃時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文 運輸公司通訊員:田志廣 


版權所有:烏魯木齊北園春(集團)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:新疆烏魯木齊市克拉瑪依西街1168號
聯系電話:0991-4811219 傳真:0991-4811219
郵箱:[email protected] 技術支持:誠網科技
新ICP備16001754號-1 新公網安備65010302001031號

聯系人:關女士  聯系電話:0991-4811219